×
思维导图备注
先生
首页
收藏书籍
阅读记录
书签管理
我的书签
添加书签
移除书签
序 那些背影,一个民族的正面
浏览
5
扫码
小字体
中字体
大字体
2022-02-28 15:50:58
请
登录
再阅读
上一篇:
下一篇:
序 那些背影,一个民族的正面
序 那些背影,一个民族的正面
前言 100年来影响了中国的先生们
学生不多,先生不少
“德先生”和“赛先生”
前言 100年来影响了中国的先生们
01 蔡元培
国事渐平,教育宜急
“大风雪中来此学界泰斗”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只要培养一大批学者,国家就有希望
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
“教授治校,此为北大之特长”
既然实施科学教育,尤要普及美术教育
拿人格头颅去撞开地狱门
永远的校长
01 蔡元培
02 胡适
“穈先生也掷铜钱吗?”
穈先生的内心一直住着个肆意、激越的人
一个“左右为难”的自由主义信徒
无容忍,不自由
“他什么都没完成,却开创了一切”
得学问兼而议政
“这位哲人给予世界的光明,将永远存在”
02 胡适
03 马相伯
由教会转投政治
培育人才以强国
学术独立,不谈教理
爱国老人
03 马相伯
04 张伯苓
教育救国志
办新学
以德育为万事之本
南开大学 ——得天下英才而育之
“化缘和尚”与“挑粪工”
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打完了仗,再办一个南开”
“友好同学,务共努力”
04 张伯苓
05 梅贻琦
寡言而真诚
“永远的校长”
“吾从众”
言论自由,学术独立
“他心中只有联大,没有清华了”
“这两者都是我不愿意,所以只能离开”
“生斯长斯,吾爱吾庐”
05 梅贻琦
06 竺可桢
哈佛气象学博士
载誉归国,临危受命
不问异同,唯求其是
战火中的“东方剑桥”
不问政治,科学救国
06 竺可桢
07 晏阳初
中华文化与西方民主科学思想相结合的产儿
世界上最宝贵的矿藏是“脑矿”
除文盲,作新民
欲“化农民”,须先“农民化”
国际平民教育之父
面对乡村,埋头用尽 70年
07 晏阳初
08 陶行知
秀绝金陵第一声,当时行知号知行
没有真正的公共教育,就没有真正的共和制
和马牛羊鸡犬豕做朋友,对稻粱黍麦稷菽下工夫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
“大众教育”
文化为公,天下为公
民主之魂
08 陶行知
09 梁漱溟
为往圣继绝学
这个世界会好吗?
不谋衣食,不顾家室,不因家事而拖累奔赴的大事
抗战中奔走团结,胜利后争取和平
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09 梁漱溟
10 陈寅恪
教授中的教授
家亡国破此身留,客馆春寒却似秋
不教书怎么能叫教书匠
目光如炬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生命之托
留赠来者
10 陈寅恪
后记一 邓康延和他的『先生们』
后记一 邓康延和他的『先生们』
后记二 我看十大先生
后记二 我看十大先生
后记三 “大先生”固然奉献更大,“小先生”一样光荣伟大
后记三 “大先生”固然奉献更大,“小先生”一样光荣伟大
附录一 “先生”小事记
附录一 “先生”小事记
附录二 “先生”考
附录二 “先生”考
致谢
致谢
暂无相关搜索结果!
×
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轻松掌上学
×
《先生》电子书下载
请下载您需要的格式的电子书,随时随地,享受学习的乐趣!
EPUB 电子书
×
书签列表
×
阅读记录
阅读进度:
0.00%
(
0/0
)
重置阅读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