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维导图备注
寻找正义宪法 - 刘斌
首页
收藏书籍
阅读记录
书签管理
我的书签
添加书签
移除书签
封面
浏览
7
扫码
小字体
中字体
大字体
2024-04-30 05:44:50
请
登录
再阅读
上一篇:
下一篇:
封面
版权信息
导论
第一节 宪法的理想之境及其问题
二、现代宪法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大历史视野下的宪法之三种理想类型
二、理想类型
三、宪法的三种理想类型
第三节 融贯古今的整全宪法概念
上篇 从古典心灵宪法到现代契约宪法
第一章 古典心灵宪法
第一节 古典心灵宪法的渊源
二、政制
三、习惯法与中国古代的“礼”
四、公私分界
第二节 自然共同体及共生之人
二、隶属于自然共同体的人及其共生关系
三、心灵同化:自然共同体的成长
第三节 古典心灵宪法的特征
二、以宗教或伦理为本位
三、政教一元的权威结构
第四节 评估与反思
二、“确权”与“限权”的失衡
三、心灵上的压制
第二章 现代契约宪法
第一节 现代宪法的“契约”逻辑
二、社会契约与现代契约宪法
第二节 契约联合的世界与个体之人
二、个人主义及个体之人
第三节 以个体自由为宗旨的现代契约宪法
二、现代契约宪法中的自由权利清单
三、现代契约宪法对个体自由的护卫
第四节 评估与反思
二、前提的有效性
三、契约宪法的失衡与矛盾
四、“契约”逻辑无力应对现代宪法的新变化
五、简短的结论
下篇 迈向正义宪法
第三章 人的共在关系
第一节 何谓“共在”
第二节 人和人的共在关系
二、因情生义
第三节 人和社会的共在关系
第四节 人的共在关系作为制度设计的逻辑起点
二、单向推进与双向互动
第四章 正义宪法的证成
第一节 社会正义是正义宪法的独立主题
二、社会正义作为正义宪法的独立主题
三、作为心灵契约的正义宪法
第二节 论证的正义
二、罗尔斯正义论证的弊病
第三节 正义论证的条件:理性的公共运用
二、理性公共运用的初级条件:公开地运用理性
三、理性公共运用的高级条件:理想的公共论坛
四、“理性的公共运用”比“重叠共识”更易让人接受
第四节 社会正义的分阶段证成
二、前宪法的正义论证与后宪法的正义论证
第五节 从社会正义基本准则到宪法正义准则的论证
二、宪法正义准则
第五章 宪法正义准则论释
第一节 权利与义务项下的宪法正义准则
二、宪法的基本权利(义务)体系
三、权利(义务)冲突的协调准则
第二节 受益分配项下的宪法正义准则
二、社会福利的分配
三、补贴与关爱投资
第三节 负担项下的宪法正义准则
二、按比例课税的正当性及其例外
三、税收优惠与累进税
余论
二、担忧与辩解
三、最后一点说明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暂无相关搜索结果!
×
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轻松掌上学
×
《寻找正义宪法 - 刘斌》电子书下载
请下载您需要的格式的电子书,随时随地,享受学习的乐趣!
EPUB 电子书
×
书签列表
×
阅读记录
阅读进度:
0.00%
(
0/0
)
重置阅读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