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维导图备注
刘星教授法学启蒙五部曲(新民说)
首页
收藏书籍
阅读记录
书签管理
我的书签
添加书签
移除书签
中国法律思想:故事与观念·古代卷
浏览
11
扫码
小字体
中字体
大字体
2022-10-20 00:32:42
请
登录
再阅读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国法律思想:故事与观念·古代卷
修订版序
导论:中国法律思想的出发点
011 不同的追求
第一章 严刑峻法
012 怕火不怕水
022 浪子回头
023 “风吹草动”:德教的功效
014 人性恶·国家法
024 人有恻隐之心
025 人性善·国家法
016 社会学的寓言:囚徒的困境
026 法家的尴尬:秦王朝的灭亡
017 防微杜渐的法律功能
027 仁义
018 国家法的清晰与“礼”的朦胧
028 刑,义的根本;义,暴的来源
019 官人李维棠
029 “槐树”刑罚的故事
020 “以刑去刑”的境界
030 饮酒之礼·礼治·“防患于未然”
021 罚当其罪
031 学校的好风气·礼治的效率
小结
032 礼治·“熟人”和“陌生人”
033 何谓善于奖赏?
小结
002 官·写在书本里的法
034 性相近·习相远
035 “打一巴掌揉三揉”
036 常备不懈
037 董仲舒暗授《春秋》
038 君王眼中的“孝顺”
040 “礼”为本法为末·德主刑辅
042 为什么解释?
043 法网的疏密·法律的原则性
044 养马人的命
小结
003 赏与罚
045 “你我的争议”
046 “无为”的治理
047 爱马·被马害
048 法令数量与盗贼数量的正比例
049 法律的起源
050 礼:混乱的开始
051 无礼无法的境界
小结
004 “大公无私”
052 法家的追思
053 “以”法与“依”法治国
054 “抓阄、抽签”·“依法治国”
055 靠人与靠法·“法律机器”
056 国家危险的原因:一半务农一半坐吃
057 法律一元化的功能
058 法律的“内”和“外”·酒店的狗
059 明处·暗处
061 国家法律的强制性·“硬规矩”和“软规矩”
063 邓析之死·“讼棍”
小结
005 市场上的兔子(定分止争)
064 苗人部落的传说
065 大义灭亲?
066 家与国·忠孝难两全
067 父亲的权威
068 家族的小辈与长辈
069 “礼”·自然和谐与诗情画意
070 礼·吃饭·娶新娘
071 官司·和为贵
072 叔向与子产的通信·行为的仿效
073 习俗惯例式的民间法
074 奸污后的私了
075 愿望·“民间法”·“合理”
076 谁合理?
077 “民间法”的同情理解·熟人
078 原有秩序·民间法的地方性
小结
006 独角兽·“法”
081 何为“士”?
082 法律背后的“人”
083 “权力哪吒”和“权力菩萨”·法律职业独立的隐喻
084 为人·研习·礼法
085 此一时彼一时·分权制衡
086 何谓“贤人”?
087 贤能与“平庸”之分:一种精英“法治”理论
小结
007 《说文解字》
088 秋冬斩首
089 《礼记·月令》
090 水流象征刑罚·“阴”与水
091 天地和谐
小结
008 “法官”办“鹿”案·礼
092 “渡河的标记”
093 远古的一场争论:法律改革
094 大鱼·小鱼·虾米
095 理性的力量和意识形态“诡计”
096 张居正的“新政”
097 外国“月亮”·移植法律
098 共同的需求·现代化
小结
009 乡里自治
099 众人心·习俗
100 法律制度的形成
101 习俗的地方性·国情·“和奸”
102 是老婆还是妹妹?
103 保护“恶人”?
104 国家法律的“权利”·秋菊的困惑
105 乡土熟人社会·“情”
106 “可行性”·“钱会”里的中国国情
107 美法村的村政变迁·乡民的心态
108 反抗法律的现代性
小结
010 规矩方圆
109 慎之又慎·渐变
110 税的减法·小房与大楼
111 “烹煎小鱼”
112 空间上的一分为二·法律
113 “缩小”的激进·“拆开”的激进与顺势而为
小结
013 《韩非子》论杀婴
015 从三万贯钱到十万贯钱
修订序言
序 言
引言:西方法律思想的出发点
002 一种常识的看法
003 观察法律的不同视角:你、我、他… …
小 结
第一章 “政治学”的透视
004 诡辩者如是说:强者的利益
005 政治契约
006 法律的文字与立法者的意图
007 法律命令说的思考起点
008 命令、义务、制裁和主权者
009 立法者自我恐吓的难题·立法约束
010 权力和权利
011 法律强制说
012 困扰法律强制说的一个对比:主权者和强暴者
013 法律整体上的强制性
014 国家的“包装”
015 普遍性的白纸黑字规则·特殊情况
小 结
第二章 “社会学”的观察
016 有争议的案件:里格斯诉帕尔玛
017 霍德利主教的名言:重要的是解释者
018 法院判决的最终效力
019 规则和具体判决
020 “法律顾问”和坏人的习惯:预测
021 好人·法官·预测
022 法律 =具体判决
023 从“规则的解释”走向“社会学的观察”
024 国家法的实际作用
025 国家法底层的或者旁边的民间规则
026 “活的法律”
027 “活的法律”与“国家法律”的冲突
028 怎样区别法律和其他社会规则?
029 “合法”与“非法”的用词习惯
030 确定“活的法律”的困难
031 开辟新的思路:认识“好人”
032 好人的态度·义务
033 法律的独特要素
034 观察行动和观察态度
035 法律中的行动与行动中的法律
小 结
第三章 “规范学”的假设
036 用“规范”的概念替换法律背后的“意志”
037 意志·默认·认可
038 追踪法律的最终效力·询问义务的来源
039 “规范”面面观
040 “假设”的理由
041 “应当”与“是”
042 效力的“原因”和“条件”
043 对图伦兹的社会组织式强制·“应当”
小 结
第四章 “解释学”的解释
044 语词的通常用法
045 “实证”的策略:寻找法律的“出处”
046 观察者的“目的”
047 具体法律背后的潜在原则
048 帕尔玛案里的“理论争论”
049 对具体判决结果没有争议的案件
050 法律在解释中完成
051 内在参与者的“看法”
小 结
第五章 两种法律秩序
052 希腊悲剧《安提戈涅》
053 高一级的法律与低一级的法律
054 人制定的法律和神制定的法律
055 违反克瑞翁法令的权利
小 结
第六章 自然法、自然权利和社会契约
056 自然法 =判断事物的理性
057 维多利亚的传说─ ─自然权利
058 社会契约的一种描述·人法的目的
059 对抗人法的理由
小 结
第七章 自然法、自然权利和社会契约的另外一种解释
060 自然法和自然权利 =自利自爱
061 交出全部权利的社会契约
062 顺从人法的理由
小 结
第八章 坏的法律不是法律
063 纳粹的恶法
064 法律的内容和形式的好坏
065 “恶法非法”一说的理论困境
066 “恶法非法”一说的实践困境
小 结
第九章 坏的法律也是法律
067 解释者和评论者
068 法律改革·“痛苦”选择·法官的职责
069 “法律实际是什么”与“法律应当是什么”在事实上和概念上的联系
070 安提戈涅·“恶法亦法”·“恶法非法”
071 “恶法亦法”一说的理论困境·社会角色·利益关系
072 “恶法亦法”一说的实践困境·法律专制
073 选择“邪恶”
小 结
第十章 道德的法律强制
074 沃尔芬登报告
075 道德的法律强制
076 德弗林的“标准”
小 结
第十一章 划清法律与道德
077 基本善恶的道德和“日常争议”的道德
078 “康德定理”
079 法律强制本身的道德问题
080 支持德弗林还是哈特?
小 结
第十二章 法律的价值选择问题
082 秩序优先
083 安提戈涅悲剧和苏格拉底困境的另外一种解释
小 结
第十三章 哲学王的统治与法律的统治:初次对话
085 法律的缺陷:无法实现真正的“相同对待”
086 法律解释的困难
087 “鲍西娅”的智慧
088 完人和绝对真理
089 柏拉图“人治”的问题
090 再论法律的缺陷
091 人性的弱点
092 权力的诱惑与腐蚀
093 法治的要素:普遍的服从和良好的法律
094 一般规则和自由裁量
小 结
第十四章 开明专制与权力制约的法治:再次对话
095 开明专制:重温哲学王
096 阿诺德案
097 立法和司法的分开
098 法官的“独立王国”
099 亚里士多德式法治的“背后”
100 孟德斯鸠定理:分权制衡
101 美国人的权力游戏规则
102 游戏规则的临时终点
103 再看一般规则的范围·马歇尔神话
小 结
第十五章 第三种声音:民主、公意、法律
104 法治与民主的勾连
105 乡村式的小社会
106 公 意
107 法律的政治基础
108 托克维尔的反调:多数人的专制
小 结
第十六章 法治的复杂性
109 启蒙观念中的“宏伟法治蓝图”
110 “马车”“手推车”和“脚踏车”
111 亚里士多德的办法
112 原则式的“柔性法治”
113 法律的“目的”·法治
114 “鱼”和“熊掌”
小 结
参引文献
039 徐元庆案的“困惑”
041 有嫁无婚·灵活解释法律
前 言
“法律审判”背后的谱系[2]
读《听来的故事》──掀开现代性法律的另一面[9]
从《水浒》的翻译看[14]
有产阶级的法律——新游学纪闻在美国 (一)[21]
意识形态的分裂——新游学纪闻在美国(二)[24]
小额官司──几类思考的理路[26]
“法学家”在近代[29]
民国法学家的“一种生活”和其法学[35]
村学乡学──一种乡村制度的话语构建[55]
域外沉默权一瞥[81]
法治·分权制衡·法律现代性的困境──从腓特烈大帝过问阿诺德案说起[88]
法律解释与“法律民主”[108]
法律科学?[117]
美国人手里的牛津大学法理学教授职位——德沃金的革命[132]
法律话语与法律活动的关系──以中国的叙事为例 [150]
060 “腾云驾雾”·“权势”与“法”
062 法律职业
修订版序
再版小序
初版序言
引 言
第一章 实际存在的法律命令
一、法律是一种命令
二、区分实然法律和应然法律
三、作为科学研究对象的法律
四、小 结
第二章 行动中的法律
一、疑难案件
二、法律与法律的渊源
三、法律是一种预测
四、行动中的法律
五、实用主义精神
六、作为一种没有“规则”内容的社会现象的法律
七、小 结
第三章 官员统一实践中的法律
一、规则的内在方面
二、次要规则
三、规则的确定性与模糊性
四、法律与道德的分野
五、法学是一种客观的法律知识
六、小 结
第四章 解释性质的法律
一、“理论争论”
二、法律的解释性质
三、内在参与者的观点
四、唯一正确的法律答案
五、小 结
第五章 意识形态中的法律
一、法律形式的内在矛盾
二、法律原则的内在矛盾
三、法律外在观察者的“解构阅读”
四、法律内在参与者的“解构阅读”
五、法律与意识形态
六、小 结
第六章 作为地方性知识的法律
一、法律实践主体的“消亡”
二、法律知识的“地方性”
三、小 结
第七章 需求对话中的法律
一、对话中的法律客观性
二、效果中的法律
三、需求语境中的法律
四、小 结
结 语
参引文献
初版后记
079 “陋习”·宽容的姿态
080 “名”与“实”
前言(致谢)
导论 法学知识的“实践性”
一、法学知识文本
二、实践法律知识文本
三、实践法律知识的“非中立性”
四、实践法律知识的“立场”
五、理论者思考的“法律实践知识”
六、实践者思考的“法学理论知识”
七、知识形态的家族类似
八、法律知识的具体性与普适性
九、理论中的法律知识的性质
十、本书叙事的知识定位
十一、本书的思路
十二、本书的论题范围、结构框架、方法运用
十三、一个提示
第一章 法学“科学主义”在中国——法学知识如何成为法律实践的组成部分
一、问题、思路和限定
二、“科学式”历时法学的研究对象
三、历时性法学的学术生产过程
四、“科学式”共时性法学的内在困境
五、法律实践中的“理论”和法学理论中的“理论”的异同
六、法学知识如何成为法律实践的组成部分
第二章 法学的“全球意义”——从民国时期三种法理知识的生产看
一、问题
二、民国法理知识的生产方式
三、近现代法理知识生产中的“全球意义”
四、法学“全球意义”的主观构建
五、法学“全球意义”的客观语境
六、在法学“全球意义”的深层中考察
第三章 西方法学理论的“中国表达”——话语如何迁移
一、问题和必要的说明
二、西方法学理论如何被“建构”
三、西方法学理论的“想象”
四、西方法学理论的中国知识背景
五、发现法律实践
第四章 重新理解法律移植——从“历史”到“当下”
一、问题和限定
二、法律移植的或然性
三、历史主义法律移植研究的主观性
四、法律移植与“广义立法运动”的实质关系
五、法律与政治
六、关于法律移植的“当下社会共识”
七、法律移植的具体机制
八、结语
第五章 现代性观念与现代法治——一个诊断分析
一、问题和必要的说明
二、现代性和现代性观念
三、现代法治
四、现代性观念与现代法治的关系
五、结论
第六章 简约的法律——一种法学观点的实践表达
一、问题和思路
二、一个需关注的法律现象
三、至善至美的公正与法律复杂
四、追求公正的成本支出
五、成本支出的正当性
六、何为简约
七、余论
第七章 法学学术与法律生活——经由“一种实证法学努力”而分析
一、问题和限定
二、在中国基层司法制度中
三、实证经验的法律实践考察
四、法学学术的“特殊”修辞
五、微观制约与微观斗争
参引文献
暂无相关搜索结果!
×
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轻松掌上学
×
《刘星教授法学启蒙五部曲(新民说)》电子书下载
请下载您需要的格式的电子书,随时随地,享受学习的乐趣!
EPUB 电子书
×
书签列表
×
阅读记录
阅读进度:
0.00%
(
0/0
)
重置阅读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