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维导图备注
再造_病人__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
首页
收藏书籍
阅读记录
书签管理
我的书签
添加书签
移除书签
版权信息
浏览
3
扫码
小字体
中字体
大字体
2022-01-23 10:20:31
请
登录
再阅读
上一篇:
下一篇:
版权信息
目录
导言:医疗史的另一种叙事
第一章 救不了灵魂的医生
“医务传道”理念的起源与分歧
新殖民逻辑与“医务传道”的规模化
医院作为福音传播的空间
沧州个案
“余先生”的故事
修复身体还是救赎灵魂?
灵魂拯救为什么总是失望大于希望?
内心冲突的世俗根源
第二章 对陌生空间的恐惧与接纳
重设内与外的边界
反教话语的制作
谣言传播与教堂空间
病人是怎样委托给外人的?
慈善组织与“医院”的区别
大树底下动手术
恐惧感的消散
对非常状态的控制
虚拟的家庭
疯癫治疗与地方政治
第三章 “公医制度”下的日常生活
从“话语”到“制度”
“警”与“医”:分分合合的轨迹
什么是“医学的国家化”
社会服务理念的诞生
从“临床医学”到“地段保健”
别样的“圈地运动”
“兰安生模式”
医疗空间与地方自治
第四章 现代城市中的“生”与“死”
从生到死:空间仪式的传统表现
“添盆”和接生口诀
“洗三”的含义
死亡控制的时空技术
“出殃”与社会秩序
“街道政治”:生死场中的抗拒与变迁
“调查员”取代“阴阳生”
死亡监控的训练
旧产婆洗心革面
训诫范围的扩大化
“产婆”档案中的多重声音
产婆印关氏
徐小堂喊告
三种不同的声音
阴阳生:徘徊于法律与医学监控之间
杨如平陈说断案隐情
误诊的秘密
取缔与抗辩
一种职业的没落
第五章 乡村医疗革命:社区试验
“白大褂”如何下乡?
从兰安生到陈志潜
乡村的“社会实验室”
“成本”决定一切
三级保健:“在地化”训练的探索
“巫”与“医”的现代之争
“效力”的较量
“社区医学”与乡村社会
第六章 追剿“巫医”
“巫医”与民间宗教秩序
“瞧香”与“顶香”
“坛仙”的空间安排
不安分的“坛仙”?
“王奶奶”的故事
乡民眼中的“神谱”
“催香火”与“地方感”
灵验决定一切
“四大门”喧宾夺主
“狐仙街”
“顶香看病”与社会秩序
村庄里的神秘医术
“香头”与村庄生活
在城与在乡:“巫医”的移动与控制
作为移民的“香头”
“巫医”还是“中医”?
“地方感”为什么消失了?
现代习俗改良的背后
巡警·媒体·疾病分类
第七章 中医自救面面观
渗透着家庭感觉的空间
“聪明的流氓”
数字中显示的传统医疗网络
1929年:中医成为“社会医学”的救治对象
什么是中医“存”与“废”的关键?
西医拥有“政治正确性”
最后抵抗的逻辑
屈服
插曲:对“公医制”的微弱质询
医疗“省有制”风波
个体防疫与诊疗经验
从“个体防疫”向“群体防疫”的过渡
为争取群体防疫身份而苦斗
官府的暧昧态度
体制容纳的后果
犹疑中的默许
参与“防疫”的新体验
中西医的“蜜月期”
在运动中感受政治
“西医化”浪潮的威胁
中医速成“西医”
新型意识形态支配下的“中医世界”
分层的后果
表达与现实的错位
中医“自组织形态”的蜕变
“卫协会”的功能
学会“联合”
第八章 防疫、社会动员与国家
小小“细菌”改变了世界!
一个秘密的“沾带”行动
“沾带”行动后的空间效果
内外有别:信息流通的模糊性
“美国细菌”变成了上帝扔下的“瓶子”
克服恐惧
防疫如何变成了一种日常生活的政治
爱国主义情感的激发
两则病例
“爱国卫生运动”的制度化过程
防疫政治的构造:走群众路线
“工农兵”作为预防主体之后
卫生防疫中的空间政治学
第九章 在政治表象的背后
余波与前奏
毛泽东的焦虑
“中医”为什么不是“保健员”?
不中不西亦中亦西
从一堂训练课说起
赤医刘明柱
“掺沙子”
“草医”复活
政治运动中的人际关系网络
身份与资格
赤脚医生是“道德圣人”吗?
医病关系的“不变”与“变”
“口罩论”与“穿鞋论”
尾声:赤脚医生的黄昏
结论:医疗史、“地方性”与空间政治想象
贯通三重要素
医务传教与现代“帝国”殖民品格的形成
“地方”是如何被感知的?
疾病隐喻、社会动员与“国家意识”
跨区域运动与“地方性”的重构
附录:如何从“医疗史”的视角理解现代政治?
作为问题出发点的“身体”
“空间”的涵义
“身体”→“空间”→“制度”
“社会动员”与“国家”
参考文献
暂无相关搜索结果!
×
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轻松掌上学
×
《再造_病人__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电子书下载
请下载您需要的格式的电子书,随时随地,享受学习的乐趣!
EPUB 电子书
×
书签列表
×
阅读记录
阅读进度:
0.00%
(
0/0
)
重置阅读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