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维导图备注
权力结构、政治激励和经济增长——基于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经验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首页
收藏书籍
阅读记录
书签管理
我的书签
添加书签
移除书签
版权信息
浏览
1
扫码
小字体
中字体
大字体
2022-01-23 01:59:52
请
登录
再阅读
上一篇:
下一篇:
版权信息
主编的话
序
前言
ABSTRACT
1 引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浙江模式的特点
1.3 有关民营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和解释
1.4 本书的解释:一个政治经济学的观点
1.5 浙江模式和现象的理论意义
2 浙江的共产主义革命与1949年后的权力格局
2.1 浙江省的共产革命和本地政治精英的形成(1922—1949年)
2.2 浙江1949年后的政治布局和权力结构
2.3 20世纪50年代的权力零和博弈
附录 游击队县和非游击队县的变量构建
3 为什么黑夜中狗不叫?农业集体化中的基层反应和策略
3.1 20世纪50年代初的经济变局:从新民主主义到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3.2 20世纪50年代的农业集体化:高层政治的迷雾与政策不确定性
3.3 浙江农村的群体性事件(I):闹退社
3.4 浙江农村的群体性事件(II):包产到户
附录 “闹退社”地区差异的计量检验
4 失意者们,团结起来:“文革”的“资本主义”复辟
4.1 从“大跃进”到“四清”:政治环境的变化和结果
4.2 “文革”中的权力游戏和地方干部的政治激励
4.3 “文革”对地方干部的政治激励效应及其经济效果
附录 对浙江各县“文革”期间武斗激烈程度的计量检验
5 具有浙江特色的经济发展:改革时代政治不确定性下的民营经济和基层创新
5.1 “文革”后浙江的政治走势和特点
5.2 政治不确定条件下的农业去集体化:1977—1982年间包产到户的蔓延和合法化
5.3 1976年后浙江企业家精神的迸发和民营企业的创业历程
6 结论和讨论I:浙江模式VS.江苏模式——兼论中国地方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和差异
6.1 江苏省的革命历史和地方权力结构的特点
6.2 江苏的“文革”和社队企业的发轫
6.3 历史冲击、地方权力结构和经济发展:关于江浙对比的几个可检验假说
7 结论和讨论II:权力结构、政商关系和民营经济的未来
7.1 宏观政治经济环境
7.2 政商利益交换:公共产品还是私人产品?
7.3 要素禀赋和技术变化
参考文献
后记
暂无相关搜索结果!
×
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轻松掌上学
×
《权力结构、政治激励和经济增长——基于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经验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电子书下载
请下载您需要的格式的电子书,随时随地,享受学习的乐趣!
EPUB 电子书
×
书签列表
×
阅读记录
阅读进度:
0.00%
(
0/0
)
重置阅读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