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维导图备注
孩子教养七部曲
首页
收藏书籍
阅读记录
书签管理
我的书签
添加书签
移除书签
版权页
浏览
12
扫码
小字体
中字体
大字体
2022-10-20 01:41:17
请
登录
再阅读
上一篇:
下一篇:
版权页
总目录
什么是最好的父母
版权页
译者序 用心育子,啐啄同时
前言 你会成为什么样的父母
测一测 你知道面对养育困惑时该怎么做吗?
第一部分 远离“标准病”,做有个性的父母
01 明明现在条件更好了,为什么孩子的问题反而更多了?
02 孩子的养育不尽如人意,是母子关系导致的吗?
03 我能顺利地把孩子养好吗?一想到这个问题就十分不安,怎么办?
04 为什么我总是忍不住对孩子唠叨呢?
05 好害怕做了“母亲”之后,我就不是“我”了,怎么办?
06 对孩子来说,现在的不良诱惑太多了。我该怎么应对呀?
07 对婴儿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呢?
08 很讨厌养孩子怎么办?
09 为什么我觉得为孩子付出那么多,孩子却觉得我没做什么?
10 为什么我总是烦躁不安,总忍不住责骂孩子?
11 总忍不住唠叨孩子“快点”“不行”,怎么办?
12 孩子做的事总是不如我意,是教育方法不对吗?
13 当孩子不听话时,总忍不住想揍他,怎么办?
14 孩子经常发呆,我好担心啊,怎么办?
15 当孩子出现“压力信号”时,我该怎么办呢?
16 孩子特别爱撒娇,他以后能自立吗?
17 什么时候告诉孩子“世界上没有圣诞老人”比较好呢?
18 该怎么跟孩子谈“死亡”呢?
19 学前教育对孩子究竟是好,还是坏?
20 都说“表扬孩子很重要”,可我不擅长,怎么办?
21 为什么孩子十岁了,又变得不愿意一个人睡觉了呢?
22 为什么孩子到了四年级,画的画变得乏味起来了?
23 为什么孩子想养动物呢?
24 什么时候让孩子有自己的房间比较好?
25 我不知道作为父亲该如何与孩子相处,怎么办?
26 孩子不去上学,到底是怎么了?
27 孩子在学校受欺负了,我该怎么应对呢?
28 “个性”“有个性地活着”到底是什么意思?
29 在孩子青春期之前,我应该事先做些什么?
30 为什么孩子上中学后突然变得沉默寡言了?
31 为什么我怎么都接受不了孩子做的某些事?
32 我不想让孩子经历我当年的辛苦,为什么孩子就是不明白呢?
33 为什么孩子总和我唱反调?
34 当孩子烦恼的时候,我该做些什么呢?
35 孩子对我说“气爆了”“不关你事”,我该怎么回应?
36 跟青春期的孩子说话有什么秘诀吗?
37 对于校规有很多争论,那还有必要设立校规吗?
38 如果养育中真出了问题,该怎么办?
39 孩子现在成绩很好,将来一定能幸福吧?
40 为什么兴奋剂竟然流行到了中学生之间?
41 如今的孩子们看起来似乎都没什么烦恼,是这样吗?
42 为什么青春期更容易出现身心疾病?
43 孩子不听话,好像我们之间的纽带断了,怎么办?
44 为什么我一烦恼起来就困惑得什么结论都得不出来?
45 我和孩子总是起冲突,是我们相性不合吗?
46 养育孩子该以什么为目标呢?
47 倘若养育孩子有终点的话,那是什么时候呢?
48 为什么家人住在一起很重要呢?
后记 “自性实现”与养育孩子
园丁与木匠
书名页
艾莉森·高普尼克简介
目录
引言 你是园丁,还是木匠
03 爱,持续进化的保障
爱的三面手1:父母
04 边看边学
混乱是童年的主旋律
06 边玩边学
养育孩子比狩猎技能更重要
08 科技与孩子的未来
致谢
译者后记 别再“焚琴煮鹤”你的孩子了
核心天性教养法
学徒训练是历史主流教育方式
总序 理解天性,激发孩子的优势力量
推荐序 做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目录
“阅读”是门新技术
生活中的压力与慢性应激让孩子筋疲力尽
用天性教养理论记录孩子的成长
尾声 养育孩子的意义
0~1岁孩子天性教养的基本目标
2~3岁孩子天性教养的基本目标
后记 为人父母是在一系列矛盾中寻找平衡的艺术
4~6岁孩子天性教养的基本目标
注释
7~10岁孩子天性教养的基本目标
11~14岁孩子天性教养的基本目标
15~18岁孩子天性教养的基本目标
参考文献
19岁以上青少年天性教养的基本目标
后记 有一种幸福,叫孩子的天性因你而绽放
附录A 基于天性的家庭养育10原则
附录B 孩子的核心天性观察问卷
致谢
注释
参考文献
译者后记 跳出育儿思潮的旋涡,重获教养自信
深井效应
版权页
献给
娜丁·伯克·哈里斯简介
如何让孩子自觉又主动
孩子都是优秀的小演员
丹尼尔·西格尔简介
前言 开放式大脑
测一测 孩子的大脑是开放式大脑,还是防御式大脑?
第1章 什么是开放式大脑
依恋模式决定孩子更相信谁
亲子互动 教给孩子复原力
亲子互动 教给孩子平衡力
父母成长 如何提升自己的平衡力
第4章 洞察力 了解自己,建立自信
构建有洞察力的大脑
亲子互动 教给孩子洞察力
父母成长 提升自己的洞察力
打闹是一种社交演练
孩子太自私了吗
亲子互动 把共情教给你的孩子
父母成长 如何提升自己的共情力
结语 开放式大脑,开放式成功
附录 开放式大脑知识要点
致谢
译者后记
序曲 童年的伤,身体会记得
测一测 关于童年不良经历,你了解多少?
第一部分 发现
第1章 生长停滞的小男孩
第2章 从源头探索
第3章 突破性发现
开放并不是纵容
第4章 为什么童年经历影响身体健康
第5章 童年经历如何影响身体健康
第6章 童年经历如何影响遗传
第三部分 处方
第7章 真正有效的解药
第8章 顶级健康中心
第9章 把握关键期和敏感期
第10章 关键在父母
平衡是一种可学会的能力
第11章 改变认知
第12章 改变方式
第13章 直面问题
结语 全民健康的未来
致谢
注释及参考文献
附录
译者后记 呼唤共情教育
如何让孩子成年又成人
培养能力,而不是消除行为
推荐序一 摆脱过度养育,成为合格家长
推荐序二 及时牵手,适时放手
引言 如何帮孩子踏入人生
父母成长 提升自己的复原力
第一部分 焦虑不堪的当下
01 保证他们安全健康
02 给他们提供机会
03 为他们而存在
04 屈从于大学录取的军备竞赛
05 曾经的童年
第二部分 为什么必须停止过度养育
06 孩子们缺少基本生活能力
07 他们受到了心理伤害
08 他们成了“学习毒品”成瘾者
09 我们在破坏他们的工作前景
10 我们让自己备感压力
11 大学录取过程千疮百孔
第三部分 如何培养孩子成人
12 另辟蹊径
13 让他们拥有更自由的时间
14 传授他们基本生活技能
15 教会他们如何思考
16 帮他们做好努力工作的准备
17 让他们自己规划人生
18 教他们面对挣扎的人生常态
19 选择大学时不要只盯着那几所顶尖名校
20 倾听他们的心声
第四部分 敢于实施不同的养育方式
21 恢复你的自我
22 做你想做的父母
后记
注释
致谢
译者后记
孩子如何思考
版权页
推荐序 了解你的孩子,才能助力他的成长
引言 和孩子的天性捉迷藏
引言 毛毛虫与蝴蝶
第一部分 孩子如何想象世界与他人
01 孩子为何要假装:反事实与因果
02 虚构的内容怎样阐明真理:想象与现实
03 探寻真理的三大工具:统计、实验与模仿
第二部分 孩子如何感知外在与自我
04 做小婴儿是什么感觉:意识与注意
05 我是谁:记忆与自我
第三部分 童年奠定人类爱与道德的基础
06 童年经验如何塑造此后的人生:先天与后天
07 学习爱:依恋关系与身份认同
08 道德的起源:共情与规则
尾声 孩子与人生意义
致谢
注释
参考文献
译者后记
暂无相关搜索结果!
×
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轻松掌上学
×
《孩子教养七部曲》电子书下载
请下载您需要的格式的电子书,随时随地,享受学习的乐趣!
EPUB 电子书
×
书签列表
×
阅读记录
阅读进度:
0.00%
(
0/0
)
重置阅读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