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维导图备注
历代散文名句鉴赏.上
首页
收藏书籍
阅读记录
书签管理
我的书签
添加书签
移除书签
编委名单
浏览
2
扫码
小字体
中字体
大字体
2022-01-24 21:26:40
请
登录
再阅读
上一篇:
下一篇:
编委名单
前言
先秦
002 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周易》
027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028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029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030 无平不陂,无往不复。
031 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032 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
033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034 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
035 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036 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037 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038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039 一阴一阳之谓道。
040 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041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042 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043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044 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045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046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003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左传》
048 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049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050 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
051 恃陋而不备,罪之大者也;备豫不虞,善之大者也。
052 修己而不责人,则免于难。
053 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054 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055 国无小,不可易也;无备虽众,不可恃也。
056 侈将以其力毙,专则人实毙之。
057 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058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
059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060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061 三折肱知为良医。
062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063 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064 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
065 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066 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067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068 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合二难以安国,危之道也。
069 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070 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071 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
072 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
073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074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075 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076 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
077 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
004 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国语》
079 沃土之民不材,逸也;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
080 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塞水不自其源,必复流;灭祸不自其基,必复乱。
081 成人在始与善:始与善,善进善,不善蔑由至矣;始与不善,不善进不善,善亦蔑由至矣。
082 人之有学也,犹木之有枝叶也。木有枝叶,犹庇荫人,而况君子之学乎?
005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
《战国策》
084 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
085 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
086 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
087 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088 庸主赏所爱而罚所恶,明主则不然,赏必加于有功,刑必断于有罪。
089 百人舆瓢而趋,不如一人持而走疾。
090 木实繁者披其枝,披其枝者伤其心。
091 三人成虎,十夫揉椎。众口所移,毋翼而飞。
092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天之常数也。
093 君不闻海大鱼乎?网不能止,钩不有牵,荡而失水,则蝼蚁得意焉。
094 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
095 鸟同翼者而聚居,兽同足者而俱行。
096 知者不倍时而弃利,勇士不怯死而灭名,忠臣不先身而后君。
097 效小节者,不能行大威;恶小耻者,不能立荣名。
098 以财交者,财尽而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
099 世有无妄之福,又有无妄之祸。
100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101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102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103 怀重宝者,不以夜行;任大功者,不以轻敌。
104 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
105 日月辉于外,其贼在于内;谨备其所憎,而祸在于所爱。
106 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107 以十人之众,树易生之物,然而不胜一人者,何也?树之难而去之易也。
108 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
109 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110 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
111 夜行者无能为奸,不能禁狗使无吠己也。故臣能无议君于王,不能禁人议臣于君也。
112 无谋人之心而令人疑之,殆;有谋人之心而令人知之,拙;谋未发而闻于外,则危。
113 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
114 因其强而强之,乃可折也;因其广而广之,乃可缺也。
115 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
006 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春秋公羊传》
007 能自得师者王,谓人莫己若者亡。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论语》
118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19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20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21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2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23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24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25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126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127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128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29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30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31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32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33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34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35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36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137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38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39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40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41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142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143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4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45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46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147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48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49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150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151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52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53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54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155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156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57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158 小不忍,则乱大谋。
159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160 当仁,不让于师。
161 道不同,不相为谋。
162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163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64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165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166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167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68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169 其未得之也,患不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008 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墨子》
171 甘井近竭,招木近伐。
172 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
173 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
174 溪狭者速涸,逝浅者速竭,者其地不育。
175 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
176 务言而缓行,虽辩必不听。多力而伐功,虽劳必不图。
177 言无务为多而务为智,无务为文而务为察。
178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
179 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
180 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
181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182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183 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009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
〖老子〗
185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86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187 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188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189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190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191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92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193 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194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195 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196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197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98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199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200 治大国若烹小鲜。
201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2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203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204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205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206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207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208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010 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
〖孙子〗
210 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211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212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213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214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215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216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217 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218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011 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
〖孟子〗
220 仁者无敌。
221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222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223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224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基,不如待时。
225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226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227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228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229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30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31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32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233 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于幽谷者。
234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矣。
235 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236 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
237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238 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239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240 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
241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242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243 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244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45 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246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247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48 人皆可以为尧舜。
249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50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51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252 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
253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254 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
255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256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57 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
012 若金,用汝作砺;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
〖庄子〗
259 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
260 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261 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
262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263 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麇鹿见之决骤。
264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
265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266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267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268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269 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270 白玉不毁,孰为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
271 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272 彼知美,而不知之所以美。
273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274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275 既雕既琢,复归于朴。
276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277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278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279 函车之兽,介而离山,则不免于网罟之患;吞舟之鱼,砀而失水,则蚁能苦之。
280 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281 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
013 今殷其沦丧,若涉大水,其无津涯。
〖管子〗
283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
284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014 吉人为善,惟日不足;凶人为不善,亦惟日不足。
〖尹文子〗
015 树德务滋,除恶务本。
〖商鞅〗
016 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屈原〗
288 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289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290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291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017 无偏无陂,遵王之义;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
〖宋玉〗
293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294 凤凰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足乱浮云,翱翔乎杳冥之上;夫藩篱之,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鲲鱼朝发昆仑之墟,暴于碣石,暮宿于孟诸;夫尺泽之鲵,岂能与之量江海之大哉
295 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296 其始来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
297 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018 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
〖鬼谷子〗
299 智者不用其所短,而用愚人之所长;不用其所拙,而用愚人之所工。
019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荀子〗
301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302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303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04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305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020 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
〖韩非子〗
021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
《晏子春秋》
308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022 为善不同,同归于治;为恶不同,同归于乱。
《礼记》
310 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311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312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313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023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惟克果断,乃罔后艰。
《吕氏春秋》
315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316 流水不腐,户枢不蝼。
317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以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而以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
318 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319 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320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
321 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
322 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
024 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
〖李斯〗
025 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
暂无相关搜索结果!
×
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轻松掌上学
×
《历代散文名句鉴赏.上》电子书下载
请下载您需要的格式的电子书,随时随地,享受学习的乐趣!
EPUB 电子书
×
书签列表
×
阅读记录
阅读进度:
0.00%
(
0/0
)
重置阅读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