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维导图备注
族群性的建构和维系:一个宗教群体历史与现实中的认同
首页
收藏书籍
阅读记录
书签管理
我的书签
添加书签
移除书签
(四)宗教生活的多元化共存
浏览
2
扫码
小字体
中字体
大字体
2022-01-24 13:25:56
请
登录
再阅读
上一篇:
下一篇:
扉页
序言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论
(二)既往研究得失
(三)相关理论背景
(四)本书研究策略
一 临潭社区的边缘性
(二)地方社会的政治和权力
(三)族群的移入和消长
(四)宗教生活的多元化共存
(五)地方社会的边缘性
二 宗教群体的创建
(二)马启西早年的宗教实践
(三)马启西宗教理念的来源
(四)皈依者和皈依故事
三 存续于多重族群关系之中
(二)教争的转换和浩劫
(三)深陷民族矛盾的陷阱
四 生存空间的开拓
(二)追求民族国家认同
(三)同知识界的互动
五 引领者及其象征
(二)社会实践传统的延续
(三)教长崇拜和拱北修建
六 群体内部组织体系
(二)清真寺及经堂教育
(三)管理机构和组织化管理
七 日常生活中的族群区分
(二)婚姻策略和边界维系
(三)宗教生活上的区分
(四)丧葬、纪念和墓地
八 尔麦里的过程与阐释
(二)尔麦里的高潮和结束
(三)尔麦里的阐释
余论 族群性的建构和维系
(二)族群性建构的文化资源
(三)族群间排斥和合法性的维系
(四)认同的表达和族群性维系
参考文献
附录:回族穆斯林常用语词汇表
后记
封底
暂无相关搜索结果!
×
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轻松掌上学
×
《族群性的建构和维系:一个宗教群体历史与现实中的认同》电子书下载
请下载您需要的格式的电子书,随时随地,享受学习的乐趣!
EPUB 电子书
×
书签列表
×
阅读记录
阅读进度:
0.00%
(
0/0
)
重置阅读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