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维导图备注
风险社会的行政法回应——以健康、环境风险规制为中心 - 赵鹏
首页
收藏书籍
阅读记录
书签管理
我的书签
添加书签
移除书签
第三章 政府干预风险的限度:安全与自由的辩证
浏览
6
扫码
小字体
中字体
大字体
2024-04-30 06:31:51
请
登录
再阅读
上一篇:
下一篇:
封面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序言
引论
二、为何以健康、环境风险为中心
三、行政与行政法的影响
第一章 风险社会与国家任务变迁
第一节 风险与风险社会
(二)风险的积极和消极面向
二、风险社会理论
(二)文化主义视野下的风险特征
(三)对待风险的不同法律态度
三、风险社会理论对我国的适用性
第二节 国家健康、环境安全保障任务的扩张
一、国家安全保障职能的扩张
(二)国家安全保障职能的反省
二、健康、环境议题的崛起
(二)不断扩张的立法体系
(三)不断调整的体系
第二章 风险行政的兴起:惩戒与预防重心的变迁
第一节 民事、刑事责任制度控制风险的困境
二、传统法律责任制度在现代风险社会的困境
三、法律制度缺陷与“有组织不负责”
第二节 传统法律责任体系的调试及其限度:以刑法为例
一、通过刑罚的风险控制:功能与挑战
二、风险刑法:对挑战的回应
(二)风险刑法在我国刑事立法上的表现
三、刑罚的限度:风险刑法的风险
(二)对风险刑法实效的质疑
第三节 行政性风险规制活动的兴起
(二)行政手段预防风险的优势
二、风险规制:行政任务的变迁
(二)风险规制活动兴起的过程
(三)从秩序行政、福利行政到风险行政
第三章 政府干预风险的限度:安全与自由的辩证
第一节 不确定性与决策的合法性危机
(二)不确定性根源
二、不确定性的一个例证
(三)无法消除的不确定性
三、不确定性引发的决策危机
第二节 传统消极防卫的立场及其挑战
一、预防危害的传统模式:危险防卫
(二)危险与风险的区别
(三)危险防卫与试错式(trialanderror)规制及其理论基础
二、风险社会对传统模式的挑战
第三节 风险预防原则的兴起
一、风险预防原则的起源
二、风险预防原则的发展
三、风险预防原则的构成要件
(二)强风险预防原则与弱风险预防原则
四、风险预防原则作为法律原则
(二)对风险预防原则法律地位的质疑
(三)作为法律原则的风险预防原则——对质疑的回应
第四节 防止过度干预:风险预防原则的检讨与修构
二、风险预防原则的检讨
(二)过度干预的可能性
三、修构风险预防原则
(二)明确风险预防措施的限度
第四章 理性与民主:风险规制法治化的要义
第一节 科学与政治:影响风险规制的因素
二、科学与政治:理解风险规制活动的两个维度
(二)风险管理中的科学与政治
第二节 确保理性与民主:风险规制法治化的要义
一、理性与民主:风险规制的两种理论模型
(二)风险规制的民主模型
二、理性与民主的融合:走向审议式民主
(二)审议式民主下的风险规制
三、法律的作用
第五章 正确对待科学:厘清科学、政策与偏好的纠缠
第一节 科学评估风险:风险规制的事实基础
(二)专家参与决策
二、科学性:风险评估的规范要求
(二)解决紧张——对风险评估科学属性的强调
三、风险评估的哲学:事实与价值的分离
第二节 政策、偏好对风险评估的影响
(二)个人偏好影响风险评估
二、政策、偏好影响风险评估的例证
第三节 寻求诚实的代理:用制度规范风险评估
二、完善风险评估法律制度的建议
(二)改革风险评估的组织与程序
三、寻求诚实的代理
第六章 有效监管风险:行政的变革
第一节 安全保障的常态化:从事件预防到风险规制
一、对突发事件的预防
(二)突发事件应对中预防为主原则的疑义
二、预防的“事件”视角和“风险”视角
(二)以“风险”为中心的风险规制视角
三、从“事件”预防到“风险”规制
(二)从“事件”管控到常态化的风险规制
第二节 治理能力的提升:体制机制的变革
一、监管机构:机构职能配置的科学化
(二)多头管理无法得到有效协调
二、监管工具:确保监管工具选择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二)监管工具运用不当的案例
参考文献
暂无相关搜索结果!
×
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轻松掌上学
×
《风险社会的行政法回应——以健康、环境风险规制为中心 - 赵鹏》电子书下载
请下载您需要的格式的电子书,随时随地,享受学习的乐趣!
EPUB 电子书
×
书签列表
×
阅读记录
阅读进度:
0.00%
(
0/0
)
重置阅读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