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维导图备注
和刘雪枫一起听音乐
首页
收藏书籍
阅读记录
书签管理
我的书签
添加书签
移除书签
向DIVA年代致敬
浏览
3
扫码
小字体
中字体
大字体
2022-01-24 13:01:31
请
登录
再阅读
上一篇:
下一篇:
声音中不能承受之轻
“继续永远”的切利
声音中不能承受之轻
诺灵顿爵士的“新”莫扎特
“命运夺走我们的一切”
完美的结局
德国小提琴学派的最后大师
“荷兰之宝”贝努姆的遗产
被严重忽视的“钢琴教父”
大提琴祖母“惊艳重现”
缅怀“小巨人”吉列尔斯
独一无二的卡拉扬
卡拉扬的背影
他一个人就代表了一个时代
一个时代的终结
大提琴总是带来悲伤
探究隐秘世界的音乐“魔法师”
拒绝肖邦和拉赫马尼诺夫的钢琴家
浪漫主义音乐的抒情诗人
波利尼的肖邦“新境”
MTT——我们时代的马勒代言人
阿巴多的“最后一口气”
唯美主义的“里卡多”
“青春无悔”阿巴多
“金童玉女”的“风景线”
“全新”贝奇科夫
“祖宾宝宝”七十啦
脱胎换骨的萨洛宁
雅科布斯的古乐世界
“长笛皇后”苏珊·米兰
穆特的“现在时”
穆特的“莫扎特计划”
安妮-索菲·穆特“新声”
“大提琴圣徒”里恩·哈莱尔
我们曾经拥有多么伟大的圆号
多明戈的瓦格纳情结
唯美的叙述者和诗人
歌唱大师的早期录音
正直而朴素的歌者
彼得·皮尔斯的传人
无可抵挡之魅
“黑色维纳斯”的辉煌岁月
通过聆听缅怀不朽的声音
我们时代的“施特劳斯演唱者”
英雄凯旋归
当代乐坛“四杰”速写
弹出来的享德尔
一个犹太指挥家的马勒“绝唱”
“复活”的模仿与想象
西蒙·拉特尔的马勒“封印之作”
少年老成的马勒
马勒“双杰”的“马四”对决
“人民的马勒”
《指环》初级聆听指南
《女武神》珍贵的历史记录
重见天日的伟大《指环》
索尔蒂的《菲德里奥》
莫扎特交响曲的“绝唱”
莫扎特《安魂曲》的文献录音
歌唱莫扎特的天使
聆听“廉价”莫扎特的乐趣
贝多芬弦乐四重奏“新境界”
“长笛王子”帕胡德
以巴赫做墓志铭的布鲁克纳信徒
巴赫《大提琴组曲》超值珍品
羽管键琴的“现代性”巴赫
弹出来的亨德尔
伊沃·波戈莱利希聆赏入门
被遗忘的天才——盖尔伯
就像在家中演奏肖邦
今日拉赫马尼诺夫之翘楚
“变身”王羽佳
马里纳的海顿《弥撒》
布莱兹八十诞辰厚礼不断
为巴伦波伊姆的唱片正名
巴伦波伊姆巅峰时期的莫扎特
扬松斯履新慕尼黑的见面大礼
伯恩斯坦的米约
新版《约瑟夫传奇》
格吉耶夫“老柴”的可信度
“圣徒”女歌手
听不够的洛丝·安吉列斯
向DIVA年代致敬
罗西尼周年盛筵
一个奇特的《蝙蝠》版本
最美的“茶花女”
金童玉女的《爱之甘醇》
属于克劳斯的《露琪亚》
梅开二度的“玫瑰”
舒伯特万花筒
“红色小提琴”的《四季》
SONY双姝
时间的回声
2007年度古典唱片大盘点
重听马友友
当红指挥的巅峰对决
古典新锐的经典录音
肖斯塔科维奇百年诞辰纪念唱片拾粹
“111”的荣耀
NUOVA ERA的“由小见大”
“辉煌”中的宝贝
“发烧初哥”的福音
黄金时代“铭盘”打包重现
隐秘的肖邦
我们要什么样的马勒?
命运的“指环”与爱情的“代价”
被索尔蒂的瓦格纳俘虏的日子
浪漫主义的遗珠
“贝多芬年”的背影
再来一套“贝交全集”?!
“乐圣”的心灵自传
理性、情感与诗意:德国音乐欣赏三境
让聆听巴赫成为“私密”
美女巴赫
隐秘的肖邦
“饕餮肖邦”
“肖邦年”里听《夜曲》
费城情结
不守成规的鹿特丹
《死城》和《佩利亚与梅丽桑德》
浪漫的喜剧?还是人生“宝鉴”?——《玫瑰骑士》录音版本举隅
“肯佩音响”举例
勃拉姆斯的“安魂曲”
舒伯特的960
“英雄”与“诱惑者”的双重凯旋
《图兰朵》的“续写”与制作
时尚的《茶花女》
“鲜为人知”的《玛捷帕》
“正宗”西贝柳斯
并非“法式”的贝多芬
是施特劳斯,更是海顿
“费城之声”或“爆棚”与“色彩”
“学院派”的马祖卡
一门三杰闯天涯
羽佳现身,当此时也
小鱼儿与花无缺
古典音乐的“还魂丹”
来自南美的音乐精灵
“节日乐团”传统的伟大代表
华沙爱乐:不仅仅是肖邦
怎样欣赏“世界最好的”青年乐团
在上海享受“布拉格之春”
曲目“错位”的新年音乐会
辉煌浩瀚的开幕盛典
到国家大剧院享受歌剧
纽约爱乐的“马”时代
英伦的德奥正统之声
顶级乐团的“新旧对决”
“四重奏”大观
科隆的古乐竞技
克莱默与贝尔曼
克莱默的“王国”
贝尔与圣马丁的“天作之合”
徜徉于上帝呼吸间的羽毛
《浮士德》的伟大践行者
口味纯正的ORFEO
夏夜雨中的老唱片
“原版大师”的回归
长明的“聚光灯”
德国人的“荒岛唱片”
晚安!玫瑰骑士!
巴黎乐团的『法兰西新声』(2004)
感受质朴,享用美声——北京喜看《奥菲欧》(2004)
第七届北京音乐节随感一束(2004)
一个“全能”乐团的成长“片断”(2005)
“真指挥”的“真功夫”——石叔诚指挥肖斯塔科维奇(2006)
仲夏赏乐好时光(2006)
第九届北京音乐节精彩回顾(2006)
我的“新年音乐会”(2007)
中国交响乐队史的里程碑——贺《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国大陆首演』(2007)
什么叫大提琴?(2007)
皮娜·鲍什:搏命之舞(2007)
最后的贝多芬——听巴伦波伊姆的“命运”和“英雄”(2007)
这不是李白,也不是歌剧(2007)
现场目睹俄罗斯史诗剧——兼议国家大剧院歌剧院“开幕”(2007)
今年还是“制高点”——评祖宾·梅塔2008北京新年音乐会(2008)
“触底反弹”的“哀兵”(2008)
音乐,陷入概念的漩涡——观《茶》有感(2008)
华人撑起的歌剧大戏——旧金山歌剧院观《接骨师之女》有感(2008)
晚安!玫瑰骑士!(2008)
《玫瑰骑士》与《唐豪瑟》(2008)
亲爱的列尼永存心中(2008)
肖斯塔科维奇的力量(2008)
传统马勒的回归(2008)
世纪末的极端“对位”——维也纳爱乐北京音乐会有感(2008)
“圣心大教堂”的《安魂弥撒》(2009)
今夜有巴洛克陪伴(2009)
我对“杭爱”的好感(2009)
琉森的奇迹(2009)
林茨的中国式“轻歌剧”(2009)
西班牙风情的“新年音乐会”(2010)
“风流寡妇”与轻歌剧“本土化”(2010)
“低碳”交响乐(2010)
田野上的“圣马丁”(2010)
举重若轻,还是举轻若重?(2010)
深圳的瓦格纳之梦(2010)
瓦格纳:中国的制作还有多远?——《指环》热演上海之后断想(2010)
北京音乐节歌剧制作三题(2010)
音乐的品格(2011)
春天里的巴赫(2011)
杭州崇一堂的马勒“复活”(2011)
德语歌唱对和慧的意义(2011)
情迷马约卡之夜
音乐,在巴塞罗那的夜空飘荡
巴塞罗那的“瓦格纳事件”
FORUM啤酒杯
我被巴塞罗那的酒店搞晕
马德里的圣多明戈
情迷马约卡之夜
愤怒的公牛
2005戛纳MIDEM见闻
两件小事
维罗纳ARENA的露天歌剧
“面具贵族”与“伟大的平衡者”——威尼斯狂欢节见闻
《留声机》大奖2005年度颁奖典礼侧记
皇家歌剧院与国家歌剧院
伊丽莎白女王厅的“田园交响曲”
维也纳的“夜乐”与“白日梦”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齐格弗里德》
“夏天的作曲家”
“海顿年”的“冬之旅”
萨尔茨堡的“莫扎特周”
萨尔茨堡教堂中的弥撒
与布鲁克纳有关的旅行
新锡德尔湖上的轻歌剧
拜罗伊特十大规矩
冬日拜罗伊特
拜罗伊特、森林舞台和维罗纳竞技场
2005欧洲夏季音乐节回顾
音乐消夏秘方
在高速中体验男高音新势力
维也纳:空气中的音乐味道
暂无相关搜索结果!
×
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轻松掌上学
×
《和刘雪枫一起听音乐》电子书下载
请下载您需要的格式的电子书,随时随地,享受学习的乐趣!
EPUB 电子书
×
书签列表
×
阅读记录
阅读进度:
0.00%
(
0/0
)
重置阅读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