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维导图备注
我们台湾这些年
首页
收藏书籍
阅读记录
书签管理
我的书签
添加书签
移除书签
20世纪80年代初的综艺节目
浏览
2
扫码
小字体
中字体
大字体
2022-01-25 00:19:13
请
登录
再阅读
上一篇:
下一篇:
我们台湾这些年:讲述台湾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编者按
1977
1978
蒋经国继任与“十大建设”
1979
我的家庭
台湾当局与美国“断交”
1980
台湾当年的电视台
美丽岛事件
“美丽岛大审”改变了陈水扁的一生
1981
幼稚园时光,童年的“双十节”
台湾早期民主的萌芽
陈文成命案
1982
金庸被禁
台湾的族群及“外省人”
李师科案
我在教会里
爷爷去世的“基督教葬礼”及乡下的回忆
1983
1984
上小学
台湾第一间麦当劳开业、海山煤矿爆炸案
“竹联帮”帮主陈启礼与“江南案”
20世纪80年代初的综艺节目
20世纪80年代初的流行音乐界
20世纪80年代初小学生喜欢的电影明星
1985
十信案
这些人这几年都在干吗
第四台
在小学课文里学习“蒋公的故事”
小学的一天
1986
社运的启蒙
新闻报道“民进党成立”,让很多台湾人惊呆了
圆山动物园搬家
1987
台湾宣布“反攻大陆”无望
开放大陆探亲
大度路飙车风
电影《报告班长》轰动全台
琼瑶剧《庭院深深》盛况空前
解 严
1987年的台湾社会
录像带出租店
1988
蒋经国去世
《爱拼才会赢》席卷台湾
汉城奥运
“5·20事件”
1989
这年的两部电影:《七匹狼》与《悲情城市》
《爱到最高点》
海外异议人士返乡潮
“小虎队”爆红,歌迷疯狂
股市首次上万点
小学的课程
小学生活杂谈
蒋经国死后的“宫廷斗争”
林强《向前走》
初 中
1990
三月学运,李登辉开始一连串的政治改革
职棒开打
全家出游,在飞机上第一次接触大陆人
初中课程
1991
中学生的政治价值观
1992
初中能力分班
1993
“新党”成立
尹清枫命案:台湾二十几年来最大的政治悬案
初中四班
淡江高中的一年
1994
1995风波
陈水扁当选台北市长
1995
1996
高中补习班与名师的故事
彭婉如命案与刘邦友命案
1997
高三的最后
高中“三民主义课”
1997年过世的名人
大一的流水账
“白晓燕命案”主犯陈进兴落网
看电影《泰坦尼克号》
第一次上网
1998
上成功岭
台湾的“大学三学分”
台北市长的世纪之战:马英九击败陈水扁
1999
第一次到大陆
金援科索沃
“9·21”大地震
2000
八掌溪事件
台湾掀起的“上海热”
亲民党成立
2001
乡土剧
开放大陆媒体驻台
第一次在大陆长途旅游
台北捷运淹水事件
2001“棒球世界杯”在台湾
台 风
2002
研究生考试
马英九连任台北市长
2003
我成了一名新兵
台湾人泡温泉的习惯
仪队新兵
2004
仪队的任务
“外籍新娘”
省籍情结
2005
在部队里过年
任务型“国大选举”
2005年到大陆旅行
卡债风暴
高雄捷运“泰劳”示威,牵出无数弊案直指“陈水扁一家”
2006
精品业
“红衫军”倒扁
台北市长选举,宋楚瑜仅获5万票
2007
“环保购物袋”风波
高铁通车,台北到高雄90分钟
到上海工作
2008
2009
后记
我们台湾这些年2
第一章 从[关着门的台湾]到[打开门的台湾]
调侃“军民同胞们”的《大力水手》
很多人都成了马克思的亲戚
美国总统“卖花生的卡特”
地方选举舞弊
扫地的校工成为“国民大会代表”
神明证明你拿了我的钱……
代夫出征说“老娘我”
“艋舺”那时还没有“太子帮”
民×党到民进党
“嘉年华”般的街头运动
采访大陆及开放大陆探亲
“山中传奇”和“植物人”代表
“要游行可以,只要不妨碍交通”
农民到街头“打游击”
20世纪80年代,大家开始有钱了
“国会”改选,李登辉读《圣经》寻求力量
跟大拜拜一样的“国是会议”
“二条一”:让人无可奈何的叛乱条例
在KTV不能通宵K歌?
摆平非主流派,李登辉好手段
地下电台与“全民出租车”
政治流行语:有那么严重吗?
第二章 蒋氏家族
“我最尊敬的人”和“我的志愿”
生命的意义:创造宇宙继起之生命
“蒋公铜像”:戒严年代唯一的公共艺术
“勿忘在莒”变成“勿望再举”
蒋经国的“微服私访”:一袭夹克走天下
简朴之风——“梅花餐”
琼瑶剧里出现蒋经国的脸
核武器被美国人没收
部下兵变,连累蒋纬国不升官
喜欢乱来的蒋孝文
“江南案”影响蒋孝武的一生
蒋孝勇1996年回浙江奉化
蒋经国那两个温和的私生子
第三章 族 群
“台湾钱,淹脚目”
“林投姐”和“周成过台湾”的传说
番薯、水牛、闽南人
二十五淑女墓
49年“国军”入台:一个打酱油都会改变命运的时代
眷村:没有血缘的家人
眷村饮食,有你吃过的牛肉面和永和豆浆
《宝岛一村》的乌托邦
荣民:从部队到工程队
过了适婚年龄的“老芋仔”
“我想跟我娘抱抱”激发了开放大陆探亲
是“本地人”,也是“台湾人”
澎湖案:校长和部分学生被枪决
“相对剥夺感”与“彼此适应”
老荣民的凄凉晚年
“吴凤故事”的巨大影响力
“汤英伸案”让台湾重视少数民族问题
有没有真正理解少数民族?
什么?他居然是客家人?
从康熙年间说起
说说天地会的故事:林爽文起义
为赢选举,争说自己是客家人
第四章 台湾过去的政治教育
中小学考试都考“反攻大业”
上了中学,你就是“准军人”
课本上关于“蒋总统”的种种“事迹”
学校老师常用批判态度教“三民主义”
匪夷所思的地理课题
“太原五百完人”
《南海血书》的创作真相
第五章 金门与马祖
在金、马当兵的“水鬼”传说
“蒋公”夜会“无头部队”
与“水鬼”换烟
金门的酒、福利和广播站
第六章 禁歌与禁书
“东洋味”与“苦酒满杯”
台湾没有野花 台湾没有鸡
被改歌词的民歌与“禁歌之王”
从读书会到私藏禁书
我们叫巴金为“巴克”
小孩帮大人买“党外杂志”
暂无相关搜索结果!
×
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轻松掌上学
×
《我们台湾这些年》电子书下载
请下载您需要的格式的电子书,随时随地,享受学习的乐趣!
EPUB 电子书
×
书签列表
×
阅读记录
阅读进度:
0.00%
(
0/0
)
重置阅读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