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维导图备注
汉语对比范畴研究 - 严丽明
首页
收藏书籍
阅读记录
书签管理
我的书签
添加书签
移除书签
8.1 研究对象的界定
浏览
6
扫码
小字体
中字体
大字体
2024-04-30 01:37:14
请
登录
再阅读
上一篇:
下一篇:
封面
版权信息
序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题解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3 理论背景和研究方法
1.4 语料来源
2.对比范畴的研究概况
2.1 共时研究
2.2 历时研究
2.3 对比范畴研究中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3.现代汉语对比范畴概说
3.1 对比关系范畴的界定
3.2 对比关系的构成要素
3.3 对比关系的主要特征
3.4 对比关系语句的分类
3.5 对比关系的关联标记
3.6 对比关系范畴的表达功能
3.7 小结
4.对比范畴与相邻范畴的异同关系分析
4.1 对比与比较
4.2 对比与并列
4.3 对比与转折
4.4 对比与焦点
4.5 小结
5.明清汉语对比关系范畴概说
5.1 近代汉语和明清汉语
5.2 语料来源和研究思路
5.3 明清汉语对比关系语句的分类
5.4 明清汉语对比关联标记的分类
5.5 对比关系范畴的嬗变
5.6 小结
6.“倒”的相关问题探讨
6.1 “倒”的共时分析
6.2 “倒”的历时分析
6.3 小结
7.说“倒是”
7.1 同形异构的“倒是”
7.2 “倒是”用法的共时分析
7.3 “倒是”的历时演变
7.4 小结
8.表示对比的连词“而”
8.1 研究对象的界定
8.2 “而”的语法意义
8.3 从转折关系语段特点看“而”的语法意义
8.4 语言象似性原则对语句中“而”所表意义的制约
8.5 小结
9.常用单项对比关联标记比较及跨类现象分析
9.1 几个术语概念的界定
9.2 隐性对比关联标记的比较分析
9.3 跨类形式中对比关联标记和转折关联标记的异同分析
9.4 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暂无相关搜索结果!
×
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轻松掌上学
×
《汉语对比范畴研究 - 严丽明》电子书下载
请下载您需要的格式的电子书,随时随地,享受学习的乐趣!
EPUB 电子书
×
书签列表
×
阅读记录
阅读进度:
0.00%
(
0/0
)
重置阅读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