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维导图备注
感受中国深度:惊心动魄三十多年国运家事纪实为什么是中国注定不一样的中国思路:原初
首页
收藏书籍
阅读记录
书签管理
我的书签
添加书签
移除书签
最有价值的牺牲
浏览
3
扫码
小字体
中字体
大字体
2022-01-25 00:15:56
请
登录
再阅读
上一篇:
下一篇:
深度:惊心动魄三十多年国运家事纪实
写在前面的话
第一章 饥饿:个人与时代的记忆从未远去(1960—1977)
第一节 灾难从吃食堂开始
一、五斗米道的“福音”
二、大锅饭不够吃的无尽凄凉
三、我在新华社整理过的关于饥荒的照片
第二节 采访路上目击的贫穷(上)
一、兰考火车站外出逃荒的灾民
二、夜不闭户无可偷
第三节 采访路上目击的贫穷(下)
二、祖宗啊,保佑儿孙吃饱饭!
第二章 行者:在希望的田野上千里走单骑(1978—1985)
第一节 历史拐了一个大弯
二、马坊:更早的“小岗村”
三、棉花姑娘的喜悦
第二节 蹲在鲁西北平原
二、媒体突破坚冰
三、那个时代的亲民
四、比中央文件早一步
第三节 第一个报道万元户
二、农民朋友“王三万”
第四节 市场经济在基层萌芽
二、农民抢了政府的“饭碗”
三、胡耀邦认为问题值得思考
第五节 邓小平说,你有发言权
二、让人民来评判
三、邓小平说,你有发言权
第三章 蹲点:身入基层接地气(1986—1991)
第一节 在大别山发现“初级阶段”
一、贫困落后,令人不安
二、与十三大的主题不谋而合
第二节 九柱擎天
二、惊心动魄的风波
第三节 九十年代最耀眼的农村典型
二、历史转折关头的新典型
三、胡锦涛说,“你会搞调查,会总结经验”
四、相信人民相信历史
第四章 觉醒:报道?还是发现?(1992—1995)
二、总结出市场经济的模型
第二节 发现“兴福现象”
二、与市委书记密室长谈
三、十五大报告的新修改
三、比十四大提前七十天
第三节 提出资本经营理论
二、钻入《资本论》
三、“资本”一词写入十五大报告
四、调研者的“三重境界”
第四节 中央领导的调研随行记者
二、感受领导的思维
第五章 亢奋:与达赖分裂势力较量的日日夜夜(1996—2000)
二、到帕拉庄园认识达赖
第二节 甲日道路
二、来自中组部部长张全景的祝贺
三、在高原掀起红色风暴
第三节 与美国议员沃尔夫的遭遇战
二、陈奎元说,这一仗打得漂亮
第四节 零下四十一度的严寒
二、吸着氧气到藏北重灾区
第五节 提出治藏方略
二、凌晨的一个电话
三、再三要求回西藏
第六章 漩涡:苟利国家,生死以之(2001—2005)
二、中央派来调查组
第二节 天下焦点
二、准备坐牢
三、党章修改了两处
第三节 调研花埠圈事件
二、坏事变成好事
第四节 寻找农民走向市场的对策
二、莒南经验
第七章 活着:大丈夫当有为于世(2006—2014)
第一节 社会稳定善治论
二、把群众路线引入社会稳定
三、一年38篇稿件被批示
第二节 上疏温总理 报告信贷风险
二、平信直寄温总理
三、中南海的电话
四、监管风暴
第三节 探寻一条道路:混合经济论
二、六小时写出“央企市营六论”
三、“李老师相当于一个军”
四、树起“大企业时代”的理论大旗
第四节 打好一个基础:实体经济基础论
二、实体经济99评
第八章 恩·长·敬:三人行必有我师
第一节 我所知道的农村改革元勋胡耀邦
二、利用新华社内参指导农村改革
三、主持制定五个农村“一号文件”
四、新闻工作者要有独立负责的精神
五、你为农民讲话,农民就会说你好
第二节 长者穆青
二、庄户人家的好记者
三、到穆青家串门
四、抬头望见北斗星
五、为什么不找我
六、拍好照片,也要写出好文章
七、我在家里点上香
第三节 亦师亦友范敬宜
二、求新求变
三、忧国忧民
四、夙愿未偿
第四节 家是永远的
二、我的父亲
三、我的妻子
附录 李锦调研年表
为什么是中国
前 言
第一章 世界的真相
考古学不支撑古希腊文明
关于“文艺复兴”
中世纪
黑死病
那只看不见的手
世界总是在互动中
欧洲中心论
文明的冲突
天、地、人与上帝
第二章 中国的底蕴
商鞅变法
“五胡”十六国
“人和”是中国的根本
明清两朝
近代史与世界市场
戊戌变法为什么失败
买办化
中国共产党这九十余年
中国人用血否定了西方式的两党制
道路
制度的反思
维护历史的严肃性
多种社会形态可能是并行的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摆脱资本主义的语境
第三章 经济的发展
新中国前三十年
中美博弈
如何看待这三十多年
未来的几十年
任重道远
城镇化
两个拳头都要硬
保守也是一种智慧
货币问题
经济学是什么
第四章 政治的先进
多元社会结构与妥协传统
制度
建立多极世界
告别革命
走社会主义道路
第五章 文化的自信
逆反与教训
前人牺牲与后人逐利
时代呼唤思想家
出卖国家民族利益的一个也不饶恕
民族与国家
教育问题与高考制度
科技、人才与国家战略
信仰是强大的力量
我们的新文化
第六章 军事的保障
战争是美国的生存方式
美国必然为美元而战
最有价值的牺牲
后发制人与决策顺序
软实力与武力
武器和利益支撑层面持久战
海洋战略与海军建设
以戈止武
后 记
注定不一样的中国思路:原初
前 言
第一章 大哉中华
易经的民族与黄河的儿女
改变的只是习惯与人性无关
第二章 定下基调
从八卦到《周易》
礼乐文明建制
为《易经》插上翅膀
第三章 第一次大纷争
由官学到私学
“士”之崛起
谁说的都有理
第四章 天纵之圣孔子
删述“六经”
始于礼归于仁
治国以礼,为政以德
人生难得知命
有教无类
第五章 通神老子
老子为什么要出关
道可道非常道的矛盾心态
何谓“道”,何谓“德”
反者道之动与柔弱胜刚强
“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
“为道”与“为学”
合道生活“不失其所”
第六章 不战而战的兵圣
孙武子《兵法》“十三篇”
战争到底为的是什么
不战而屈人之兵
兵不厌诈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攻守兼用,避实就虚
合文齐武
第七章 孔子的第一个反对者墨子
尚利贵义
交相利与兼相爱
天志和明鬼
尚同与极权
可贵的科学精神
第八章 儒门护法孟子
人之初性本善
由仁到义
王道才是正道
理想的国家
理想的人格
第九章 逍遥之祖庄子
有用与无用
乘道德而浮游
自由是因为自足
宇宙本来无是非
生死可作如是观
第十章 百家争鸣的终结者
历史正在重新定向
引法入礼
人性本恶
成为中介并非偶然
韩非的道理
法家强秦
主要参考文献
暂无相关搜索结果!
×
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轻松掌上学
×
《感受中国深度:惊心动魄三十多年国运家事纪实为什么是中国注定不一样的中国思路:原初》电子书下载
请下载您需要的格式的电子书,随时随地,享受学习的乐趣!
EPUB 电子书
×
书签列表
×
阅读记录
阅读进度:
0.00%
(
0/0
)
重置阅读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