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维导图备注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_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 - 陈思和
首页
收藏书籍
阅读记录
书签管理
我的书签
添加书签
移除书签
三 文本细读的方法
浏览
5
扫码
小字体
中字体
大字体
2022-02-21 13:50:29
请
登录
再阅读
上一篇:
下一篇:
封二
题名页
版权页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编审委员会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总序
目录
第一讲 文本细读的意义和方法
一 文本细读与文学史教学
二 细读文本与文学性因素
三 文本细读的方法
(一)直面作品
(二)寻找经典
(三)寻找缝隙
(四)寻找原型
四 简短的结语
第二讲 知识分子转型与新文学的两种思潮
一 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形成
二 现代知识分子与新文学运动
三 周氏兄弟与西方精神源流
第三讲 现代知识分子觉醒期的呐喊:《狂人日记》
一 鲁迅为什么要写《狂人日记》
二 吃人意象的演变
(一)吃人问题的提出——历史上的吃人传统(题叙、第1—3段)
(二)吃人问题的深化——现实遭遇的吃人威胁(第4—10段)
(三)吃人问题的反思——对人性黑暗的批判(第11—13段)
三 《狂人日记》的先锋性
第四讲 现代知识分子岗位意识的确立:《知堂文集》
一 为什么要选讲《知堂文集》
二 几篇散文的解读
(一)第一篇:《胜业》(1921年)
(二)第二篇:《沉默》(1924)
(三)第三篇:《伟大的捕风》(1929)
(四)第四篇:《闭户读书论》(1928)
三 对周作人散文的语言艺术的感受
第五讲 现实战斗精神的绝望与抗争:《电》
一 为什么要讲巴金的《电》?
二 解读《电》的几个问题
(一)《电》的创作背景
(二)关于安那其的理想
(三)敏是《电》里的主要英雄
(四)敏的失败也是安那其的失败
(五)巴金对恐怖主义者的描写和评价
(六)《电》的抒情性
三 《电》中的知识分子精神立场
第六讲 由启蒙向民间的转向:《边城》
一 理想化的翠翠和理想化的“边城”
二 人性的悲剧
三 由启蒙到民间
第七讲 人性的沉沦与挣扎:《雷雨》
一 说不清楚的《雷雨》
二 《雷雨》解读中的几个问题
(一)第九条好汉是“雷雨”——命运观的问题
(二)周冲这个人物——乌托邦的问题
(三)周朴园的心里有没有爱——婚姻悲剧的问题
(四)蘩漪的独特性——恶魔性因素的问题
第八讲 探索世界性因素的典范之作:《十四行集》(上)
一 德语文学的春风吹拂下萧萧玉树
二 《十四行集》的解读
(一)第一乐章:庄严的序曲——涅槃中永生(第1—4首)
(二)第二乐章:诗神降临世俗——速写与警示(第5—7首)
(三)第三乐章:诗人的精神之旅——启蒙到自救(第8—14首)
第九讲 探索世界性因素的典范之作:《十四行集》(下)
(一)第四乐章:生命的颂歌——人之旷远与爱情(第15—20首)
(二)第五乐章:存在之歌——狭窄中的宇宙(第21—23首)
(三)第六乐章:幽远的尾声——有和无的转化(第24—27首)
第十讲 启蒙视角下的民间悲剧:《生死场》
一 民间和启蒙的汇集与冲撞
二 《生死场》的文本解读
(一)原始的生气和生命的体验
(二)生的坚强和死的挣扎
(三)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
第十一讲 民间视角下的启蒙悲剧:《骆驼祥子》
一 市民文学的代表
二 《骆驼祥子》的文本解读
(一)堕落的命运——祥子与虎妞
(二)虎妞的形象
(三)祥子的结局
第十二讲 浪漫·海派·左翼:《子夜》
一 浪漫和颓废:《子夜》中两个主要元素
二 《子夜》解读中的两个问题
(一)现代英雄:吴荪甫的人格魅力
(二)欲望:中国式的颓废主义
三 左翼立场:海派文学的另一个传统
四 《子夜》的创作思维模式
第十三讲 都市里的民间世界:《倾城之恋》
一 张爱玲与都市民间的关系
二 《倾城之恋》的文本解读
(一)在两种文化背景冲撞中的爱情
(二)虚无的人感受不到真正的爱情
三 人生的飞扬与安稳
第十四讲 怀旧传奇与左翼叙事:《长恨歌》
一《长恨歌》成书前后的怀旧热
二《长恨歌》的结构与叙事
三 王安忆的上海叙事与当代都市生活
第十五讲 “文革”书写与恶魔性因素:《坚硬如水》
一 文学创作中的恶魔性因素
(一)苏格拉底:daimon是异端的神灵
(二)柏拉图:爱神即daimon
(三)埃斯库罗斯笔下的daimon
(四)恶魔性因素:古希腊文献中daimon的综合定义及其传统
二 《坚硬如水》的文本解读
(一)《坚硬如水》的基本故事结构
(二)《坚硬如水》的恶魔性因素
三 当代文学中的“文革”叙述与恶魔性因素
后记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第一批选目(52种)
封三
封底
暂无相关搜索结果!
×
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轻松掌上学
×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_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 - 陈思和》电子书下载
请下载您需要的格式的电子书,随时随地,享受学习的乐趣!
EPUB 电子书
×
书签列表
×
阅读记录
阅读进度:
0.00%
(
0/0
)
重置阅读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