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维导图备注
沟通与协调之途——公民环境权的民法保护 - 吕忠梅
首页
收藏书籍
阅读记录
书签管理
我的书签
添加书签
移除书签
第七章 从社会人格到自然人格:环境人格权制度
浏览
3
扫码
小字体
中字体
大字体
2024-04-30 06:09:49
请
登录
再阅读
上一篇:
下一篇:
封面
版权信息
独木不成林
小树慢慢长(代总序)
初心不改(再版自序)
自序
导言
第一章 环境权的理念
第一节 环境权理论的变迁
第二节 环境资源与环境权
第三节 环境权的法律属性
第二章 反思环境权理论
第一节 对环境权理论的检讨
第二节 环境权的民法保障
第三章 环境权民法保护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英美法系国家的环境权宪章——公共信托理论
第二节 大陆法系国家环境权民法保护理论
第三节 独立形态的权利组合:一种新思路
第四章 从理性经济人到生态理性经济人:环境权主体的人性假设
第一节 “经济人”假说与民法
第二节 剖析“经济人”假设
第三节 预设“生态理性经济人”
第五章 从单一价值到多元价值:环境物权制度
第一节 物权法的生态化与环境物权
第二节 环境使用权
第三节 环境保护相邻权
第四节 不动产物权法的“绿化”
第六章 从自由到公平:环境合同制度
第一节 合同的演变与环境合同
第二节 环境合同制度的构架
第三节 环境合同制度的具体设想
第四节 环境合同的具体类型
第七章 从社会人格到自然人格:环境人格权制度
第一节 法律人格观念的变迁
第二节 环境人格权
第三节 环境人格权制度的构建
第八章 从过错到无过错:环境侵权责任制度
第一节 环境侵权行为及环境民事责任
第二节 无过错责任
第三节 反思中国环境侵权责任制度
第四节 构建中国环境侵权责任法
第九章 从一般到特殊:环境民事诉讼制度
第一节 环境民事权利的司法救济
第二节 举证责任分配制度
第三节 因果关系推定
第四节 环境民事诉讼证明标准
第十章 结语
第一节 中国民法典的生态化
第二节 中国环境资源法的完善
暂无相关搜索结果!
×
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轻松掌上学
×
《沟通与协调之途——公民环境权的民法保护 - 吕忠梅》电子书下载
请下载您需要的格式的电子书,随时随地,享受学习的乐趣!
EPUB 电子书
×
书签列表
×
阅读记录
阅读进度:
0.00%
(
0/0
)
重置阅读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