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听书
课程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听书
课程
榜单
标签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智慧电子图书馆
本次搜索耗时
0.391
秒,为您找到
60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多媒体
搜实体书
思辨的张力—黑格尔辩证法新探
1
101
0
2022-01-25
作者立足于一个全新的视角,对黑格尔辩证法进行了历史渊源的追溯和逻辑结构的分析,指出它由两个不可分割的本质要素构成,即作为内在动力的自否定的努斯精神和作为反思形式的逻各斯精神。通过与中国哲学的比较,《思辨的张力——黑格尔辩证法新探》深入分析了黑格尔哲学中这两大精神的运作方式及相互关系,阐明了由此形成的黑格尔哲学本体论、认识论和逻辑学三者统一的体系特征,展示了黑...
思辨的张力
1
56
0
2022-01-25
作者立足于一个全新的视角,对黑格尔辩证法进行了历史渊源的追溯和逻辑结构的分析,指出它由两个不可分割的本质要素构成,即作为内在动力的自否定的努斯精神和作为反思形式的逻各斯精神。通过与中国哲学的比较,《思辨的张力——黑格尔辩证法新探》深入分析了黑格尔哲学中这两大精神的运作方式及相互关系,阐明了由此形成的黑格尔哲学本体论、认识论和逻辑学三者统一的体系特征,展...
岛在湾流中
1
45
0
2022-01-24
画家托马斯历经坎坷,先后有过两次婚变,婚后所生三子均归前妻抚养。他热爱自己的事业和孩子,常常陪孩子出海钓鱼,父子之间感表深厚。不幸的是两个儿子死于车祸,仅剩的一个儿子又有二次大战中牺牲。最后,托马斯决定入下画笔,抛却个人悲欢,投身于反法西斯战争的洪流中。在精神与肉体遭受严酷考验的情况下,托马斯始终坚忍不屈,顽强地与敌人周旋,在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海明威笔下经常...
周易正本解
1
1051
0
2022-01-24
陈教授的《周易正本解》紧紧抓住“义理寓于象数之中”这一《周易》的特征,运用哲学辩证智慧解释易理,多有创新,特别提出“五个思维模式”和“八个哲学原理”,更独具一格,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十分受人欢迎的《基础篇》,系统而详尽地介绍了读懂《周易》基本概念和知识,是很好的入门向导。在注释经文时,注意文字训诂和易理发挥,是了解中国人思维模式和思想方法的好书;同时取象广泛,...
中国早期口岸知识分子形成的文化特征_王韬研究
1
40
0
2022-01-24
中国早期口岸知识分子形成的文化特征_王韬研究
中国古城墙
1
127
0
2022-01-24
本书是国内全面汇集中国古城墙的专业性文献,收录中国古城墙400余座,珍贵历史图片1000余幅,囊括了中国晚期几乎所有形制、不同级别的城墙,也兼及长城和其它时期不同类型的城池,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面展示中国城墙的时代特征和意义。其中不少资料是首次披露,极其珍贵。它的出版为社会各界了解和研究中国城墙提供基本资料,达到对中国城墙存史、资政、教化的目的。...
两个局外人的对谈录
1
76
0
2022-01-24
国有垄断资本集团:中国社会结构的特征;从党内到国家:中国宪政之路;毛泽东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之迷;党内法统及毛泽东主流地位的确定;中国资本主义不发展的政治观察;中共革命探秘;康生的狼狗和“棍子的下落”;农户与革命的一个观察;土改的寓言;那头被打上记号的驴子(关于人民公社);走向救赎: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转型;主义和道行:1934年夏天的故事;长征之旅:从革...
6明代卷
1
120
0
2022-01-24
本卷是对明代美学的论述,概括了明代美学的特点与基本内容,对重要人物的美学思想及主张做了归纳和阐述,体现出较高的学术研究水准。作者认为,明代美学的特点可概括为情与法、意与形,即由法而情,性情说别开生面;由意到形,感性审美异军突起。这两个特征反映了明代商品经济发展、市民审美情趣逐渐受到重视的历史现实,与明代思想领域对传统的思想的反叛密切相关。明代美学是中国古典美...
1先秦卷
1
158
0
2022-01-24
《中国美学通史(1先秦卷)》是叶朗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研究项目《中国美学通史》的卷即先秦卷。本卷内容分为两个部分。部分是主编叶朗先生为全书做的总序,对美学的基本问题及中国美学发展的脉络、特征做了精练的概述,反映出作者对美学基本问题以及中国美学通史的基本思考和基本观点,可视为一篇短的美学通识读物,第二部分是美学通史先秦卷的内容。本卷论述了中国美学起源时期先...
吾国与吾名:中国历史国号与古今名称研究
1
78
0
2022-01-24
拥有上下五千年文明历史、纵横一万里广袤空间的中国,古往今来,国号递更,名号众多,域外称谓繁杂。本书综合运用历史、地理、民族、政治、语言、文字、心理、名称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系统全面、深入细密地探讨了中国历代国号、古今名号、域外称谓的形成过程、来源取义、使用情况与复杂影响,得出了“美哉,变动不居而又蕴含深意的中国历代国号;伟哉,沿用不衰而又凝重气派的中国古今名...
1..
«
3
4
5
6
»
..6